首页 > 推荐作品 > 高考心态

高考调节心理的三种方法合集推荐

发布时间: 浏览量:0

中国有1300多年科举考试的历史,这一制度曾显示出选拔人才的优越性,深深地影响了东亚各国。以下是小编为您整理的2022江西高考录取分数线预测_高考心理快速有效调整方法,衷心希望能为您提供帮助!

高考调节心理的三种方法合集推荐 1

高三学生因为高考和升学的压力,总体上心理健康状况较差,往往容易出现焦虑、烦躁、自卑、偏执、脆弱、情绪不稳定、苦闷抑郁、自我怀疑、自我否定、记忆力下降、注意力集中困难和人际关系敏感等心理问题。

在我给学生心理咨询的工作中,接触过很多因高考的烦恼而来信咨询的高三学生,其中有一位学生来信比较典型,我把信中的意思转述给大家。

他在信中写道:现在已经上高三了,觉得自己还是没办法进入状态,讨厌现在的好多东西,感觉没有办法把自己放在一个高三学生的位置上,心里不是不着急,有时也害怕辜负了父母的期望,但手里拿着一本书,就是没办法安下心来看看。每天都是没精打采的,上课听不进去。对自己没信心,感觉自己根本没有能力考上自己想要的大学。不知道为什么要奋斗,也不知道为什么出路只有上大学呢。 心理特别累,总之很郁闷。

从这个学生的来信中,我们可以看出这个孩子的心理问题表现有:难以进入学习状态,担心焦虑,对自己没有自信心,没有学习的目标和学习的动力,身心疲惫,情绪低落、烦闷。我在给高三学生的咨询工作中发现,出现类似这个学生的心理问题非常普遍,还有个别学生心理问题的发展程度更严重,甚至已经发展为抑郁症、考前焦虑症、 神经衰弱和强迫症等心理障碍,必须接受专门的心理治疗。所以,高三学生的心理状态必须引起家长、学校和社会的高度重视。

一、家长帮助孩子调整心理状态的必要性和意义

(一)心理状态与高考成绩紧密相关

高考是一种知识水平和心理水平的综合测试。高考中,知识和能力主要是通过考生的心理素质这一载体来实现的,考生的心理素质直接决定了考生在高考中能否很好地发挥自己的知识水平和能力。可以说,扎实的知识和综合能力是高考成功的基本条件,良好的心理素质是考生高考成功的必要保证。

据调查,很多学生高考失利,往往不是因为所学知识没有掌握好或能力不足,而是因为考前的心理状态不佳造成的。考生的心理状态与高考成绩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王极盛曾对考入北京大学的135名高考状元做过研究,发现在影响高考成绩的20个主要因素中,考场心态的重要性居第一位,考前心态的重要性居第二位,学习方法的重要性居第三位,而学习基础的重要性居第四位。

(二)心理状态的调整对学生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

高考和升学能够引起孩子高度紧张,产生巨大压力,而且是每个高三学生必须适应和应对的,高考和升学的压力伴随高三学生持续长达一年,这会造成孩子的身心对许多疾病和心理障碍呈易感状态,在其他致病因素的共同作用下,高三的学生比高一、高二更容易引发身心健康问题。这就需要学校、社会和家长特别关注孩子的心理变化,及时帮助孩子进行心理调整。

二、家长对高三学生常见心理状态的调整对策

下面就高三学生最常见的学习自信心不足、焦虑急躁心理及学习注意力难以集中这三种心理问题,来总结一下家长对孩子以上三种心理状况的调整对策。

(一)家长帮助孩子增强学习自信心的对策

学习的自信心能积极地开发潜能,面对学习困难无所畏惧,是考试取得佳绩的强大内因,所以学习自信心对学习非常重要。但是很多的高三学生学习上没有自信心,情绪自卑低迷,这严重影响了学习的热情和主动性。学习基础差、过低的自我评价、个别教师的讽刺挖苦、过高的期望目标、盲目的与他人对比等,这些都是导致学生缺乏学习自信心的主要原因。我们先看一封家长的来信:

我家的孩子今年读高三了,孩子的学习成绩中等,以前的学习基础不好,孩子上高三以后想把以前的知识漏洞补上来,所以对高三的学习很抓紧。可是前几天学校进行了一次综合测试,孩子的成绩仍然不理想,孩子最近几天就很消沉,觉得自己不是考大学的材料,用功也不起作用,对学习失去了信心,对学习不像以前那样用功和有热情了。我们家长这几天也替孩子着急,可是除了能给他说几句安慰的话,我们还能做什么呢?请老师给予帮助。

从这封家长来信中,我们可以看到这个同学虽然上了高三后对学习很抓紧,但由于以前的学习基础差所以成绩仍然没有显著的提高,这个同学对学习有点急于求成、缺乏耐心,而且面对暂时的学习上的失败轻易地就否定了自己的学习能力。如果这个同学不能从自卑消极的心理中解脱出来,他就会对学习自暴自弃,最终严重影响高考成绩。

家长如何帮助孩子增强学习自信心呢?我总结出以下几点对策:

1、辨证地看待综合考试或模拟考试的成绩

大多数的高三学生对学校组织的每次综合考试或模拟考试都非常看重。有的学生成绩考好了,受到了老师的表扬和同学的羡慕,沾沾自喜,开始狂妄自负,有的学生成绩考不好了,再加上有的教师不公正批评、打击和同学的讥笑,觉得自己很失败,灰心丧气,没有了学习的斗志,这两种心理状态都不可取。对待这些综合考试和模拟考试要辨正地看待,这些综合考试和模拟考试虽然能反映出大多数学生目前的学习水平,但并不是绝对的,考前的模拟考试和高考的成绩之间还有很大的弹性,有的同学可以相差上好几十分,所以,一次模拟考试成绩考好的同学不要太得意,而成绩没有考好的同学更不该丧失信心,而应该庆幸,因为模拟考试及早地暴露了自己在学习上存在的问题,能让自己及时补救,避免在高考时因出现类似错误而丢分。

2、学会正确地归因

学生对每次考试的成败其实都自觉或不自觉地进行归因。正确地归因有利于学生更加努力,争取下一次考试的成功,可是有更多的学生不能正确积极地归因,总是把考试的失败归因为自己能力差等这些因素,这样的归因就调动不起自己学习的主动性,使自己更加自卑和失去学习上的信心。所以家长要让孩子在学习上学会正确的归因。

归因可以分为内因和外因,稳定性原因和易变性原因,可控性原因和不可控性原因。如果我们家长能引导孩子把考试的失败归结为是自己的努力不够等内在、可自我控制的因素,那么孩子就可以通过更多地努力来争取下次考试的进步。如果我们的孩子总是把自己考试失败的原因归结为是自己能力差、考试的题偏难、自己的运气不好等外在、不可控制也不稳定的因素,这显然使孩子对以后的学习仍然感到无能为力,不能激发孩子学习的主动性和学习的信心。

3、家长要用积极乐观的心态影响孩子

家长每天和孩子生活在一起,彼此心态、情绪相互影响,所以我们家长要有意识的用积极乐观的心态去影响孩子。比如:当孩子自卑、愁苦的时候,家长要用真诚积极的语言鼓励安慰孩子:“虽然你以前的基础不太好,但是爸爸已经看到你这阶段很努力的学习,确实掌握了很多以前遗留下来的知识点,不要急,爸爸相信你继续这样坚持下去,一定能赶上来的”;“你在爸爸心目中一直都是最棒的,爸爸一直很欣赏你解决困难的勇气,相信这次学习上的困难你一定会解决的,爸爸愿意帮助和支持你。”家长始终能给孩子鼓励和信任,这是给孩子巨大的精神支持,孩子能真心感受到父母对自己的爱,产生强大的克服困难的心理动力和勇气。孩子在父母的理解和强大精神鼓舞下,能更快、更勇敢地克服困难,找回学习上的信心。

4、家长对孩子的每一小步进步都进行及时地鼓励

孩子学习上的自信心根本上说来源于孩子学习上的成就感。当孩子经过自己的努力使他的学习有所进步的时候,他会感受到成功的喜悦,这会大大地增强孩子学习的自信心。所以当孩子在学习上哪怕只有一点点的进步,家长都要抓住时机给予及时地鼓励,让孩子看到自己的每一小步的进步都能得到家长的承认和肯定,这时他的学习成就感受就会放大,能感受到父母对自己学习的关心和鼓励,更能激发他学习的热情和主动学习的精神。

(二)家长帮助孩子克服焦虑、浮躁情绪的对策

考前适中的焦虑水平反映了学生对学习积极认真的态度和注意力集中的程度。这种焦虑水平可以调动身心能量,使学习的兴奋性速度与学习效率都有所增强,因此适度的紧张或称为适度的焦虑水平对学习是有利的。所以家长发现孩子有一些焦虑但强度不是很大,不影响学习时不必过于担心。

随着高考的临近,高三学生的心理压力越来越大,尤其是成绩中等的一些学生,他们整日的烦躁不安,忧心忡忡,萎靡不振,精神上疲惫不堪,学习上常常不能安下心来,进入不了学习的状态,对知识的学习不能深入,情绪随着每次的考试成绩波动。

一位家长来信说:她读高三的女儿,最近总是莫名其妙的向她乱发脾气,焦急烦躁,情绪不稳定,对学习自己整天又着急又学不进去,一会看语文,一会看物理,一会又看数学,频繁更换学习科目,哪科也没有真正看进去,整天唉声叹气,还总是埋怨家长干扰了她的学习,家长喝水时发出声音,孩子都觉得烦得不得了,弄得家长在家里提心吊胆,唯恐招惹了孩子。

像这位家长的孩子就是由于高考压力过大而表现出了对学习高度的紧张和焦虑。高三学生产生焦虑急躁情绪一般有以下三个主要原因:

(1)对高考有过高的期望,超过了自身的实际水平。

(2)把高考作为自己唯一的出路和目标,这种压力超过了自身的承受能力。

(3)复习的广度和深度逐渐扩展,并且复习时间相对紧张。

高三学生焦虑紧张的心理状态会严重干扰学习过程和效果,并对他们的身心健康产生消极的影响,这个时候就需要家长及时帮助孩子进行心理调整。

高考调节心理的三种方法合集推荐 2

第一节:“加”操

先给自己加五分钟热身,有时候不能进入学习状态,可以通过擦擦桌子、整理文具等活动热身,目的就是告诉自己:现在要开始复习了,让自己的心安定下来。

第二节:“减”操

在一小时中减去五分钟,站起来走到窗前去呼吸点新鲜空气,转转头,伸伸懒腰,甚至唱唱歌,这样等你回到课桌前脑子就特别清醒。

第三节:“乘”操

如果学得非常厌倦、非常头疼时,可以找几个比较要好的同学,互相提问,这样会觉得有趣得多,也可以加强同学之间的交流,共同缓解压力。

第四节:“除”操

当面对不擅长的知识点,可以把它分解成一段一段,每段花五分钟到十分钟去解决,困难也就小了很多。

高考调节心理的三种方法合集推荐 3

1、作息规律

你没有看错,想要不迷茫的第一法则就是“作息规律”。

你半夜两点才睡觉,第二天中午才起来,亲爱的,你把自己最美的时候都给了睡觉了。其实让自己的作息规律也是让自己从目前状态中抽身出来最简单的一个方法。如果你能坚持,它会告诉你,其实我还是可以做到的,坚持什么的都不是问题。

这点成就感是很重要的。

什么作息规律对身体好这样的大道理我就不讲了,早上早点起来,你会发现一个你从来没有发现的世界,你以为自己很早,但是这个世界总会比你快一步。

如果你想改变自己迷茫的状态,这是第一步,也是必须的一步。如果你连这点勇气都没有,你说你迷茫,只能说“你活该”。如果你想要个监督什么的,也可以每天早上给“慢小姐故事录”打卡说“早安”,我会为你记录下来的。

2、千万别让自己闲下来

我不得不说这是最笨的办法,但确实最直接的办法。你有那么多时间抱怨,有那么多时间自怨自艾,有那么多时间嫌弃自己,因为你闲的啊。

慢小姐周围有很多努力着的人,他们是没有时间去迷茫的。R小姐告诉我,她每天要上班,自己喜欢的东西还要课程要上,每天晚上还要花时间做护肤,晚上睡觉前还要写日记,想想明天要做的事情,我哪来这么多时间迷茫。

不过,像R小姐这么有目的性的人还真的是少数,大多数人都不清楚今天要做什么,明明有那么多要做的事情。所以这个时候就硬着头皮去做能做的事情吧,比如大学里面,虽然课很无聊,但是去上课也是有件事情做。实在不济,出去看看吧,你周边的景点你都去过了吗?你城市里的图书馆都见过了吗?你隔壁的邻居,你都打过招呼了吗?

3、远离宿舍或者家

回头过去发现,其实我大多数埋怨自己的时间都是在宿舍里发生的。所以强烈建议大家一定要远离宿舍。说什么我在宿舍也可以好好的,大多数人也就骗骗自己。

所以去去图书馆,自习室什么的,就算睡觉也去。因为你一睡觉就扰乱了多少学霸学习的心思,这不也是一种成就感吗。

其实,总的意思是说要远离那个让你觉得舒服的环境。

4、梦想清单

我常常问自己,支持自己不断向前的是什么,是希望。

所以现在还在迷茫的人,真的很需要放下所有的束缚,放下所有的自认为不可能,去想我的希望是什么,我的梦想是什么。

好吧,现在谈梦想都烂大街了。

但是你确实需要拿出一支笔,拿出一张纸,然后找个安静的地方,写出你所有的梦想。不管能不能实现,不管有多远,或者仅仅是某个灵光一现,那都是你要守护的东西。

如果有一刻,你能写到泪流满面,亲爱的,你就明白了。

5、给自己制造成就感

这个也是我一直以来百试不爽的方法。因为总会有那么一个时刻你会觉得全世界都比自己好,会对自己产生极大的怀疑。这个时候,给自己制造成就感就显得无比重要了。

可以从一些非常简单的事情入手,比如给自己说:我要连续7天7点起床,如果起床成功我就给自己奖励一顿大餐。比如,我今天要给10个人说谢谢,如果成功我就奖励自己看一部电影。

这些成就感我们都是需要的。当然,你也可以把你这些很小很小的事情发到“慢小姐故事录”的愿望清单中来,这算是一个督促你的好方法,当你做成功拿到自己给自己的分数时,你也会有很大的成就感,当然也有慢小姐的微微的奖励啊。

高考调节心理的三种方法合集推荐 4

高考来临前,考生必须明确的知道,高考是对自己学业的一个大总结,自己必须全力以赴,必须给自己一定的压力,不能马虎。

虽然有压力才有动力,但是,压力太大,也会反作用,所以除了学习以外,还需要注意身体素质的提高,比如加强运动,不但可以增强体质,还可以释放压力。

根据自己的实际学业来分析,如果高考理想,爆冷时可以读取到什么学校和专业,如果不懂,可以多问问家长,老师,或者学哥学姐。

根据自己的实际学业来分析,如果失利了,必须勇敢面对,做好最坏的打算,是继续冲虚读书一年,还是另外找学校,还是出来社会就业,这都需要家长老师给孩子的一个综合分析,最终决定权是孩子。

高考调节心理的三种方法合集推荐 5

1.切忌攀比

走过高三,人才清醒过来,发现高三一年的实质是自己要尽力在高一、高二的基础上有一个飞跃,不断超越上一秒钟是自己在高三时的信念,而不是盲目地要去超过别人。知道自己在不断进步就足够了,也就不会有再有负面心态。

2.降低心理预期目标

临考前降低心理预期目标,不要老想着一定要考上大学,考上名牌大学。要知道高考大学只是人生中的一个阶段并不是全部。只要以平常心对待考试,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水平就是胜利。以怎样的心态对待复习与考试,对进入最佳状态关系很大。若把复习与考试看成一种挑战,会激发自己很快进入状态;把它看成一种锻炼,会以平和的心态投入,把它看成一次机会,会以积极的心态迎接。

3.按部就班,切忌浮躁

高三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时时有计划、事事有计划,万不可做无头苍蝇。时间可长至一个月,短至一天;各科也要有具体的计划,总之要按部就班,循序渐进。

TAG标签: 高考 心理

高考调节心理的三种方法合集推荐_精选范文网

中国有1300多年科举考试的历史,这一制度曾显示出选拔人才的优越性,深深地影响了东亚各国。以下是小编为您整理的2022江西高考录取分数线预测_高考心理快速有效调整方法,衷心希望能为您提供帮助!2022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